我以为我会哭惨,但没有。
买票之前,我和来自吉兰丹的兰姐姐和几个同事们午餐。我说我要看 “Re - Da”,兰姐姐问了几次,然后,她用一种舒畅的表情来说这个字。“Re-dho” kononnya.
然后我听了她的分享,她的一个近亲就有一位自闭儿。她告诉我她的父母(尤其父亲,和这剧情有点相反)如何安排最好的给他的自闭儿,让他学习如何控制情绪,然后发掘他在数学里的天份。
每 68 个孩子里就有一个自闭儿。这个数目,已经大得无法让你让我忽视。
每 68 个孩子里就有一个自闭儿。这个数目,已经大得无法让你让我忽视。
我有接触过自闭儿,知道他们有让人不知所措的时刻,但也有让我欣慰的时刻。
述说自闭的电影不少,比如雨人比如海洋森林。但多是“已经成长”的孩子。像这样处理的自闭儿孩童时期的艰难,以及身边人的故事,又发生在这样一个保守的环境。还真的是特别的一部电影~
正正因为有接触过,我以为,我看这戏,会哭惨。但没有。
不代表说Redha 不够触动,而是,正正因为它所碰触的每一个点都是那些自然发生在身边的,绝对不是那种煽情或夸张的铺排,势必要让你挤出眼泪。整部戏我眼眶湿润了几轮,想哭,但哭不出来。但我还是哭了,让我哭得像’水龙喉‘一样的,就是在最后,当Danial 完成比赛而众人为他欢呼的时候。完成一个任务,不是Danial,我是替他身边的人心疼,多么简单的祈求,多么重要的一个跨步。
顺道一提,买票的时候,柜台问我:马来戏来的喔?我反问:不可以看吗?
顺道一提,买票的时候,柜台问我:马来戏来的喔?我反问:不可以看吗?
我看日剧看韩剧看法国意大利电影,连宝莱坞都看了,为什么我看我自己国家制造的戏反而会被质疑?
是,我承认我对本地演员并没有太了解。但,我知道本地演员有很多很出色的好演员。不是我以前所理解那种浮夸演出。(甚至连配角Susan 那个在电影里说了一句粤语的华英混血儿也是一号厉害角色)。
喜欢戏里面每一个忠角和奸角。喜欢Danial阿姨的未来家婆那一句“I know Autism” (其实她一点也不懂),那么的血淋林那么真实的自私。喜欢里面的姐妹情深,无论是亲姐妹还是友谊长青的姐妹。喜欢里面的教练,那么自然用心的指导。身边支持这对父母的人什么民族都有,而且一点也不煽情突兀。(所以这是我觉得这“马来西亚”风光拍得比《ola bola》还更自然更有feel)
喜欢戏里面每一个忠角和奸角。喜欢Danial阿姨的未来家婆那一句“I know Autism” (其实她一点也不懂),那么的血淋林那么真实的自私。喜欢里面的姐妹情深,无论是亲姐妹还是友谊长青的姐妹。喜欢里面的教练,那么自然用心的指导。身边支持这对父母的人什么民族都有,而且一点也不煽情突兀。(所以这是我觉得这“马来西亚”风光拍得比《ola bola》还更自然更有feel)
一开始我还觉得前面的剧情剪得很碎。但看了下去我才觉得其必要,而且,写剧本的根本没有多余或累赘的叙述,每个角色的出现和 为后来剧情的铺陈都那么重要。重要得让此刻的我必须要按着自己的手指才能阻止自己不要破戏里一段重要的梗。(如果你看了欢迎我们私下讨论。啊啊啊。)这些发生和转折都那么的自然。(乃至会觉得这比《我来自纽约》的感情转折处理还要好一点。)
少有会在事后搜the making来看的,但因为我太想知道这两个演得很好的小演员(其中一个是青少年)是真的自闭吗?所以找了找。
也少有写过那么长的观后感。能让我那么用心记载的,是一部值得去看的片子。就算里头有强烈的“植入”我也不再介意了,只想大推。
看了这戏过后,是有股酸酸的感动,但一点也没有看了《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或《辛特勒名单》或《断背山》那么压在喉咙口的纠结。它淡淡的,但你会相信,人间有爱。
少有会在事后搜the making来看的,但因为我太想知道这两个演得很好的小演员(其中一个是青少年)是真的自闭吗?所以找了找。
也少有写过那么长的观后感。能让我那么用心记载的,是一部值得去看的片子。就算里头有强烈的“植入”我也不再介意了,只想大推。
看了这戏过后,是有股酸酸的感动,但一点也没有看了《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或《辛特勒名单》或《断背山》那么压在喉咙口的纠结。它淡淡的,但你会相信,人间有爱。
润筠说比《我来自纽约好看》;我说比《ola bola》还够一个马来西亚。真的。
每个父母/抚育者都那么的不简单。尤其是自闭儿的父母。鞠躬致敬。
每个父母/抚育者都那么的不简单。尤其是自闭儿的父母。鞠躬致敬。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